共享雨傘解決方案分為有樁方案和無樁方案
有樁方案
有樁方案除雨傘之外還對應一個共享雨傘柜,雨傘柜負責對雨傘的統(tǒng)一管理,實現(xiàn)雨傘收集、授權、識別等功能。雨傘柜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鎖扣裝置會將雨傘給鎖住,用戶需要掃碼支付押金后才能夠解開雨傘柜上的鎖扣,從而將雨傘取出。同樣,在歸還的時候,需要雨傘放入到雨傘柜中,識別雨傘ID信息,并用鎖扣結構鎖住才認為歸還成功。
無樁方案
無樁方案對應有樁方案,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雨傘柜,雨傘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。 雨傘通過傘柄上的機械密碼鎖來控制使用權,用戶想要使用必須通過APP掃描二維碼獲取傘的機械密碼,解鎖后才能使用。
有樁方案與無樁方案的比較
無樁方案相對于有樁方案,最大的優(yōu)勢是量大、擴展性強、范圍廣,對用戶來說更容易使用,就像無樁共享單車一樣。但是,最大的問題是無樁傘不容易管理和維護,雨傘一旦鋪出去就脫離了運營公司的掌控,并且對傘的位置沒有任何限制,用戶可以將傘暫為己有,傘在破壞后也沒法管理。同時,無樁傘和oFo單車一樣存在一個使用權限無法監(jiān)控的問題,用戶一旦打開密碼鎖之后,使用時長就完全無法監(jiān)控、也就無法進行實際統(tǒng)計扣費。
共享雨傘使用方式
首先,和所有的共享模式一樣,每個共享雨傘或共享雨傘柜上都有一個唯一二維碼,二維碼作為連接線下與線上的入口,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或安裝APP,實現(xiàn)用戶轉化。
無樁雨傘,具體流程為:
1、掃描二維碼,關注公眾號或下載APP
2、判斷押金是否充足,不足則支付押金
3、獲取大雨傘開鎖密碼,在雨傘傘柄輸入密碼解鎖
4、開始使用雨傘
5、使用完成,在微信公眾號或APP上選擇停止使用
6、根據(jù)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統(tǒng)計雨傘使用時長,計費生成賬單,用戶進行賬單支付
有樁雨傘,具體流程為:
1、掃描二維碼,關注公眾號或下載APP
2、判斷押金是否充足,不足則支付押金
3、確認借傘,雨傘柜解鎖雨傘
4、用戶從傘柜中拿出雨傘,開始使用雨傘
5、使用完成,將雨傘歸還到傘柜中
6、系統(tǒng)根據(jù)借用和歸還時間計費,生成賬單,用戶進行支付,完成
共享雨傘系統(tǒng)組成
有樁方案:
雨傘傘柜:傘柜用于放置、鎖住雨傘,傘柜上有個二維碼,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來確認從當前傘柜租借雨傘。傘柜終端內(nèi)部還分為機械部分和電子控制部分,電子控制部分通過軟件編程控制來控制機械部分負責實現(xiàn)雨傘的存放和識別。
雨傘:就同普通的雨傘,但是雨傘的傘柄上增加了NFC或RFID,用于對傘進行識別。
微信公眾號或支付寶服務號或APP客戶端:這是用戶進行操作的客戶端,通常為微信公眾號、支付寶服務號,部分產(chǎn)品有APP,實現(xiàn)的功能都類似,主要有雨傘租用、支付、消息展示、附近的雨傘等。
云服務端:是整個系統(tǒng)的中控,將其余所有部分連接起來,實現(xiàn)相應業(yè)務流程。
系統(tǒng)管理后臺:管理后臺可以查看所有傘柜的運行狀態(tài)、傘柜中雨傘數(shù)量狀態(tài),用于管理整個產(chǎn)品的運營。
無樁方案:
無樁方案相對有樁方案最大不同就是沒有傘柜,然后雨傘上增加了機械鎖,其他部分都相同
共享傘柜:無。
傘柜:增加一個機械控制鎖,用戶需要輸入密碼解鎖后才能正常使用。
從系統(tǒng)類型抽象,整個共享雨傘系統(tǒng)的方案包括了:雨傘、傘柜、控制電路、軟件系統(tǒng),這四大部分,不同產(chǎn)品類型在機械結構和外觀上有較大不同,這樣導致了不同的產(chǎn)品使用體驗。由于整個系統(tǒng)涉及多個領域協(xié)同配合,從而也提高了整個系統(tǒng)的開發(fā)設計門檻。